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本輪高溫最強時段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本輪高溫最強時段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夏天最高氣溫出現在幾點?
一天中,溫度最高的是中午12點
科學概念:
大氣熱量的來源,大氣的熱量不是來自太陽輻射,而是來自地面,大氣對太陽輻射來說基本上是透明的,而對地面輻射卻有很強的吸收能力。過程是這樣的:太陽輻射使地面升溫,地面得到熱量后,再向外輻射能量,這些熱量絕大多數被大氣吸收。這樣大氣的溫度就會上升。
當中太陽最高(太陽輻射最強)的時候,也是地面獲得太陽熱量最多的時刻,但此時,地面得到的太陽能量比地面失去的熱量要多,地面溫度進一步上升,大約到了13點時,地面得到的太陽熱量等于地面失去的熱量,地面溫度達到最高值,地面再把這些熱量向大氣傳輸,時間大約要1個小時,因此,在下午2時(即14點),氣溫達到一天中的最高值。
夏天最高氣溫一般出現中午13點到14點,在南方廣東的地方出現最高氣溫通常是這個時間,如果是在北方就有所區(qū)別了,畢竟北方的氣溫比較干燥溫,而南方廣東的氣溫比較潮濕熱,所以說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氣溫,則溫度也有所不同,所以時間也有不同。
在炎熱的夏天,在一天當中最熱的時間應該是在下午兩點左右吧!經過一上午和中午的太陽的照射下,把所以的建筑物,馬路所有的一切都拷的很熱很熱,到了下午兩點就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,那時你如果出去外邊啥也不戴就有可能會被曬傷
高溫天氣白天跑高速還是晚上好?
白天出發(fā)最好。
白天跑高速相對來說,要比夜晚跑高速更安全一些,我們在白天跑高速的時候,可以說眼觀六路耳聽八方,整個人看到的視野非常的寬闊,如果是在一條筆直的公路上一眼望過去,會看到很遠,即使是夏天比較熱的時候,車內開著空調整個人也并不會太困乏,另外在白天跑高速的時候,如果說前方出現了一些小動物,會有一些其他的東西,我們在很遠的地方堅持都能夠看得到的。
走高速都應該選擇白天。晚上一個是容易疲勞,再就是視線不好,另外,晚上大貨車太多。夏天晚上確實涼快一點,但是白天你不會開空調嗎?白天走高速,注意休息,不要疲勞駕駛。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跑車,應選擇身體條件,精神狀態(tài)最佳的時候跑是最好的,疲憊的狀態(tài)或者是疲勞駕駛是最不可取的,也是最危險的。
所以說跑高速把人和車調整在一個最佳的狀態(tài)是最關鍵的關鍵!
目前處在高溫時段,請問小麥如何預防干熱風帶來的危害?
謝謝邀請。小麥干熱風是一種氣象災害,在氣溫高濕度低時,遇到一定的風力,就會加速小麥植株的營養(yǎng)和水分的蒸騰,主要危害小麥灌漿期或成熟期,使正常的小麥生理活動受到阻礙,從而縮短灌漿期,使小麥千粒重下降,從而嚴重影響小麥產量。
小麥干熱風不僅危害大,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一種自然災害,因為它不像小麥病害那樣有明顯的表現癥狀,等到產量大減時,還不知道是什么造成的原因,頗有危害于無形的味道。一般情況下,當高溫低濕、雨后高溫猛晴及干旱風力較大的氣候條件,是引發(fā)小麥干熱風的三種主要因素,小麥干熱風和其它小麥赤霉病及全蝕病一樣,只能預防而不能通過治療來彌補損失。
其實防治也很簡單,那就是要為小麥進行葉片補充營養(yǎng)元素,如蕓苔素配合磷鉀水溶肥進行噴霧,也可以配合海藻肥等生物刺激素,均可起到有效預防的作用。具體可以使用以下方法:
1.磷酸二氫鉀:在小麥孕穗至灌漿期,畝噴施小麥莖葉1~2次磷酸二氫鉀150~200克兌水50~60公斤溶液,兩次間隔10~15天。經葉片吸收后能加快干物質的合成、累積和運輸,使麥粒灌漿充足,灌漿速度加快,有明顯增加粒重和促進成熟的作用,從而減輕干熱風危害。
2.過磷酸鈣:在小麥開花至灌漿初期,畝用2%~4%的過磷酸鈣溶液50~100公斤作葉面噴肥,可以加速小麥后期的生長發(fā)育,預防或減輕干熱風危害,一般增產8%~15%。
3.石油助長劑:石油助長劑是一種植物生長激素,主要成分為環(huán)烷酸鈉。在小麥揚花期至灌漿期,畝噴施1000倍石油助長劑溶液50公斤,可以防御干熱風,增加千粒重。
4.草木灰水:在小麥生育后期,畝噴施5%的草木灰水50~100公斤,有預防干熱風的作用,一般千粒重可增加1~3克。
以上是霞姐的粗淺認識,歡迎大家進一步學習交流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本輪高溫最強時段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本輪高溫最強時段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